2004年10月20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实话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让民意调查检验执政能力
徐迅雷

  这是两条让人乐而开怀的新闻:
  消息一: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代表市委常委作出廉政承诺。这是今年7月份的事,那时候全国各地都在做这个事,背景是中央领导在全国巡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求,所以各地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。于是看到各地纷纷作出庄严的“廉政承诺”的消息,看多了之后,再见之下我自然就乐而开怀啦。
  消息二:六成调查者对上海市领导廉政承诺作用持负面态度。10月15日《东方早报》报道说,上海市纪委、监察局近日在自己的网站上做了一项民意调查:上海市领导的廉政承诺对领导干部廉政自律的作用。结果显示,约有六成被调查者认为“没有作用”或“作用不太明显”。从结果来看,公众对领导廉政承诺的作用评价较低。这条相关的消息再度让我乐而开怀。我开怀的原因有三:一是我为上海市纪委等在自己的网站上做民意调查而高兴;二是为比较真实反映民意的结果而高兴;三是为媒体能公布这样的结果而高兴。
  尽管民意调查不是全民调查,是一种代表,但我认为这个调查是比较准确的。这基于常识性的认识:从承诺之言,到践诺之行,中间有个漫长过程,因为这不是一个“知易行难”的事,而是“说易行难”的事。作出廉政承诺,实在不算难事,多少贪官倒台之前不是大会小会发誓廉政为民的?“廉政承诺”的“诚信度”是很低的。就在各地纷纷作出“廉政承诺”那时节,“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”发布,其中“时事类”里头,就有“廉政承诺”上榜,可见“廉政承诺”一词出镜之频繁;而有意思的是,同时入选的,还有“诚信缺失”一词,排位比“廉政承诺”还靠前两位。俗话说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群众对“承诺”和“诚信”之间的关系看得很明白。
  各级领导重视民意,关注民意调查,这是政治昌明的一个表现。真实的民意,是极端重要的政务决策信息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,北京大学教授黄宗良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,与高层共话执政规律。这位出入中南海的智囊人物在报告中提到,干部和领导体制出了问题,是外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方面。“苏联剧变前夕,对苏联公民的民意调查显示,只有7%到8%的人认为苏共代表人民,70%到80%的人认为它只代表它自己。”可见,不闻不问不理不解民意,其终极结果是多么的可怕。
  真实地了解民意,了解民意的真实,这是“执政为民”能够做好的一个基础。要改变民意没有通畅表达渠道的局面,民意调查是不可缺少的。民意调查无疑是一条最直接最明晰的通道,尽管这不一定全面完善,因为所有的民意调查几乎都是“民意抽查”。据报道,往年上海市纪委每年都会到一些社区,对廉政工作开展社区民意调查,但市民当面一般不填负面评价,调查失真也就是必然的了。有更多的非官方组织来进行民意调查,让很多分散的民间意见变成了听得见的公共声音,这是求真的捷径。
  民意不是可以变更和包装的。中国民众有了真实表达意见的通畅渠道,老百姓真正拥有评价权和选择权,“执政为民”才能落到实处。